| 网站首页 | 家具 | | |
![]() |
![]() |
您现在的位置: 家具之家 >> 家具 > >> 家具文化 | ![]() ![]() |
|
|||||
中法家具的巅峰较量:家具史是君主王朝的一面镜子 | |||||
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:“每一件古典艺术品都有拟人的性格。” 古典家具亦如此。 那么,它的性格是谁赋予的? 与其所处时代和君主有莫大的关系。甚至可以说,一个时代的家具风格,就是它的君主王朝的一面镜子。 西方对古典家具最大的赞美,便是说其可与法国家具工艺媲美。 卢浮宫、凡尔赛宫、枫丹白露,这些全世界最豪华、最壮观的宫殿与城堡,都出自法国。 为了与如此豪华的宫殿匹配,其中的家具一定是富丽堂皇、与其相得益彰的。 法国在西方家具史中的地位,犹如中国在东方家具史中的地位。 卢浮宫 凡尔赛宫 枫丹白露 相似性对比:康乾盛世VS路易王朝很多人会说,清代并不是中国家具的巅峰时期,明代才是。对此,我并不否认。 “明人用意,涵而隐之;清人用工,张而扬之”。明代家具非常有意境,清人在意境上已经无法超越前人,只得用繁复的雕工彰显魅力,因此形成一种非常张扬的风格。 明代固然是中国家具的巅峰时期,但不能因此就抹杀清代家具中的杰出作品,故宫博物院即馆藏甚多非常优秀的清代家具作品。 康乾盛世,正是以其自身的角度和立场,代表了东方家具的一个最高水平。 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,正是我们熟知的“太阳王”,是整个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拥有独立主权的君主,长达72年。 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在位时期(1643年—1715年),与康乾盛世(1681年—1796年),都有很强的国力基础发展文化艺术。路易十四本人,也与乾隆帝一样,是个酷爱艺术的君主,都有着极高的艺术鉴赏力。我们熟知的凡尔赛宫,即由路易十四一手建立。 凡尔赛宫,亦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家具特点。 路易十四时期家具 富丽堂皇、巨大沉重、直线造型和完美的对称结构,可以概括法国路易十四时期家具的风格。 与中国清代一样,路易十四时期,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,财力雄厚,君主喜欢用各种形式,包括艺术,来彰显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。紫禁城中的家具,因此同样富丽堂皇。 巨大、沉重也是中央集权的政治背景下的产物。只有在中央集权的时代,才会出现如紫禁城、凡尔赛宫这般豪华的宫殿,层高、面积都相当之大,其他国家的其他王宫相比均无法媲美,普通的豪宅更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。 为了在如此大型的宫殿中陈列,家具必然是气势宏伟的。 直线造型和完美的对称结构均是古希腊罗马时期,古典主义的典型特征。 路易十四五岁便登基,由摄政王辅佐。摄政王是意大利人,因此路易十四时期体现的虽是法国文化,挥之不去的,却是源自意大利的审美品味。 相关阅读:中国家具史大观 康乾盛世与之相似,清代家具风格亦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体现,是八旗子弟入主中原后,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。 清宫家具 康乾盛世与路易十四,都是中央集权的巅峰时期,国力强盛、经济繁荣,家具风格因此都呈现出张扬、气派和帝王风范。 当我们看到这些巨大沉重的家具,华丽的装饰和繁复的造型,我们便能想象出其背后必是盛气凌人的君主。 反差性对比:明代家具VS拿破仑三世拿破仑家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世袭贵族,而是军人出身。在军人当政的时代里,又会出现怎样的家具风格呢? 拿破仑三世 我们常说“文如其人”、“字如其人”,家具其实也如其人。如果我们面前摆了几件拿破仑三世时期的家具,我们就能很直接地感受到一种君主横扫欧洲的勃勃雄心。 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柜子 从几组拿破仑三世时期的柜子可以看出,颜色运用上偏爱金色、黑色和军绿色,装饰上偏爱以鎏金铜铸造一些装饰图案,图案以胜利女神像、号角和月桂枝为主。 这些颜色与装饰图案,都有非常具体的含义,象征战争的胜利,鼓舞士气和君威。此类寓意出现在家具中,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垂直比较,在家具史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,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 另一方面,拿破仑三世不是世袭贵族,其成长环境远不如贵族子弟优渥,从而失去了学习古典文学和古典艺术的机会,这便使其无法像乾隆帝和路易十四那般具备较高的审美品味。 体现在家具上,便是浅层次的、将先前经典的古典元素信手拈来组合在一起的杂陈风格。其装饰均是无法再具象的表达,毫无想象力和深远的意境。 “攻玉山房”藏明式家具 在朱元璋一统政权后,明代政局稳定、经济繁荣。“衣食足而知荣辱,仓廪实而知礼节”,当有了丰富的物质基础,就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,自然也包括艺术。 当不用再去考虑战争问题、温饱问题的时候,很多明人就可以安心地钻研艺术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明代文人雅士,他们亲身参与到了家具设计中。 另一方面,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著书立说,如《长物志》、《遵生八笺》、《考槃馀事》等。有了这些现成的研究成果,社会各个阶层通过阅读,便非常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社会、从帝王到平民的艺术鉴赏力。平均的审美品味,在明代非常高。 在这样一个具有如此高审美品味的时代,其家具风格便呈现出高层次的美。 这种高层次的美,已经放弃了炫耀国力,亦不刻意地模仿贵族和古典主义,更不会歇斯底里地追求穷奢极欲,而是一种拒绝任何目的、任何意义,非常单纯地追求美学上的意境。 拿破仑三世和明代家具是截然相反的存在。前者偏爱名贵的宝石镶嵌,尤其是玳瑁镶嵌,后者则极为朴素,线条简洁却高雅,喜欢呈现木材的自然纹理,是一种外表朴素却具有高雅情感和精神内涵的美。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家具艺术风格,与其君主和时代有关。军人当政的拿破仑三世和文人辈出的明代,不同的政治背景造就了截然相反的家具风格。家具就是这样一面镜子,反映君主的性格和相应的时代背景。 女性家具对比:路易十五VS慈禧太后 人类文明史,多数时间都由男性主导,若出现一段以女性家具风格为主导的短暂时期,便十分不易,且极为罕见。 中法恰恰都出现了这样一个时期。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执政时期的家具 慈禧太后是非常强硬的政治家,同时对艺术也有所追求。 喜欢写字、画画和听戏,并挪用大量军费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颇有品味的皇家园林颐和园。 除了风景秀美,有亭台水榭,颐和园里也有属于慈禧太后自己的家具。 从资料中慈禧太后时期的家具可以看出,与清代男性皇帝使用的家具相比,其具有明显的女性风格。 线条更多运用了代表女性柔美的弧线和曲线,而非代表男性阳刚之气的直线线条,其制式更为小巧,装饰图案也更为精致和女性化。 路易十五 “洛可可之母”:蓬巴杜侯爵夫人 路易十五是继承祖业的皇帝,在建功立业方面远不如前代,是性格优柔寡断的一位君主,甚至在很多时候都要听取情妇的意见。 在其众多情妇中,最有名的便是蓬巴杜侯爵夫人——“洛可可之母”。 路易十五风格,也就是“洛可可”风格,是由蓬巴杜侯爵夫人一手打造出来、风靡全球的风格,也是极富女性色彩的风格。 它摒弃了直线线条,而改为曲线,亦不再用金色彰显财力、用黑色彰显王权,反而使用其自身喜欢的蔷薇色、藏蓝色这些浪漫主义的色彩。 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 从典型的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可以看出,它们都非常小巧,桌腿非常纤细,如女性般的柔美线条,色彩和以花卉为主的装饰都非常柔美,这与路易十四、路易十六和拿破仑三世时期有着明显的反差。 “细木拼镶”工艺 上图中的桌面使用了“细木拼镶”的工艺,这是法国家具的一个骄傲,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项工艺。 所谓细木拼镶,便是利用木材本身不同的颜色做装饰。此桌以桃花芯木为底材,工匠利用黄杨木更为鲜艳和淡雅的颜色,将其刻成片片的花瓣和枝叶,再嵌入桃花芯木的桌面。可以看出,这是一种比较奢侈的装饰艺术风格。 无论是慈禧太后,还是路易十五时期的“洛可可”风格,均以精致细腻代替了阳刚、沉重与巨大之风。正因为君主和君主的情妇是女性,才奠定了如此的家具风格。 结 语在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的时代,在充满文人意趣的时代,在军人当政或女性当政的时代,其所诞生的家具风格,都诚实地反映了君主的性格和时代背景。 因此可以说,家具史是君主王朝的一面镜子。 (原标题:家具史是君主王朝的一面镜子 作者:岳梦琳) http://www.csjs.com.cn |
|||||
文章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漆皮是真皮吗 漆皮家具怎么保养 乌金木家具的优缺点及图片欣赏 藤椅家具,藤艺家具的保养 如何给家具美容 新家具除味小技巧 红木家具保养技巧 顽固实木家具污渍清洁方法有哪些 选择家具配件有哪些讲究 实木家具如何保养 檀木家具保养小妙招 |
![]() |
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 | | |
![]() |
站长: |